34载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入伍纪念日来临,情思轻轻潺潺地走进记忆深处,怀念未随水流远的入伍往事…… 学生时代,我十分羡慕手握钢枪、英姿勃勃的解放军战士,当兵的梦想一直伴随我长大,特别是毕业下乡后此愿更甚。1978年初,血气方刚的我刚刚符合应征条件,便迫不及待地向公社征兵办递交了“入伍申请书”,原文照录如下:
入伍申请书
公社征兵办领导同志: 我坚决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缔造的无产阶级军队,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解放军战士最热爱党,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和英明领袖华主席,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安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了世界革命、为了解放全人类贡献自己的一切!因此,我再次迫切地请求参加我日夜想念和每个革命青年向往的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请征兵办领导能满足我的要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三块红” 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知青当兵并非易事,其条件极为苛刻: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达到二年以上;二要家庭出身好;三要本人现实表现优秀;四要经生产大队革委会和民兵连推荐;五要体检、政审合格;六要接受部队在合格人员内优中选优。特别是从1977年开始,下乡知青入伍比例放宽,多数知青都把当兵作为曲线回城的最佳选择,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我在父母的运作和支持下,从报名、初检、复检、政审、走访均一路绿灯,1978年3月1日被批准入伍。我所在的公社共有13名青年光荣入伍,具体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孙敏、刘庆江、刘建民、付保良、关少先、李向臣、吴金贵、迟兴军、苑晓东、“三块红”、赵卫东、徐荣、黄恩德。 1978年3月16日,我怀着对人民军队的美好向往和憧憬,承载着儿时和未来的梦想,告别父母、离开家乡;3月18日,在激动与喜悦中迈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从此开始演绎和渲染我人生最美丽的色彩。
|
评论